化妆品医美行业2022年度策略把握消费趋势看好高景气赛道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 郝帅 丁凡 郑紫舟)

一、板块涨幅超大盘,基金持仓比存波动

化妆品和医美板块受大环境下消费力不足的影响较小,板块表现优异。2021Q4化妆品板块指数相比2021年初上涨22.87%,跑赢沪深300(跌幅6.25%)。

医美板块指数相比2021年初上涨21.38%,跑赢沪深300(跌幅6.25%)。化妆品和医美板块整体受大环境消费力不足影响较小,表现优异。

受板块轮动等因素影响,化妆品和医美板块基金持股比例有所波动。

2021Q3化妆品板块基金持仓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6.98%,相比2021年初减少-0.25pct,相对维持稳定。

医美板块基金持仓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76%,相比2021年初减少3.39pct,持股比例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受到监管政策趋严、板块轮动等因素影响,但整体公募持仓比例较多。

二.回顾2021年:各重点公司整体表现亮眼

化妆品行业:品牌端企业业绩亮眼

收入端,化妆品品牌商表现尤为优异。化妆品行业相较于其他消费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依托于国潮热度,国产化妆品牌公司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

从2021Q1-Q3表现来看,品牌商方面,贝泰妮、珀莱雅、水羊股份均呈现高速增长,体现出了2021年化妆品龙头公司在产品升级、产品迭代、渠道推广加大下的强劲发展动力。其中,Q3单季度贝泰妮呈现加速放量。化妆品代工及原料提供企业青松股份和品牌代运营商丽人丽妆、壹网壹创前三季度表现较弱,但丽人丽妆和壹网壹创2021Q3单季度收入降幅较Q2有所收窄。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稳中有升。

化妆品品牌商方面,前三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稳中有升,主要得益于国产化妆品龙头从营销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产品功能性和品牌力有所提升,带动产品结构改善和产品均价提升。Q3单季度看,贝泰妮比去年同期涨幅显著,主要系公司推出新品市场欢迎度较高,销售规模高增下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代工及原料提供企业青松股份因上游价格上涨致使累计三季度和单Q3的盈利能力均呈现较大波动。部分企业因品牌宣传等费用投放加大,费率有所上升。2021年前三季度珀莱雅、丸美股份费用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分别同比上升5.23pct/11.79pct。

医美行业:产品供应端龙头表现优异

收入端,医美企业整体表现出色。

医美龙头爱美客与华熙生物在差异化产品矩阵的驱动下收入亦取得高速增长,昊海生科Q3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受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影响,华东医药医美业务表现超预期,带动前三季度收入稳健增长,其中伊妍仕持续放量,海外Sinclair业绩增速持续提升。

盈利能力上,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

尽管在受疫情影响线下销售下,成本的规模效应有所减弱,但整体医美行业公司毛利率在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后基本维持稳定。费率端,各企业呈现出一定的分化。

爱美客、昊海生科和华东医药费用管控有所成效,2021年前三季度费用率同比下降分别为5.57pct/18.50pct/1.85pct;华熙生物以及奥园美谷的费用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分别同比上升7.94pct/8.73pct。

三、化妆品板块:未来板块持续景气,国牌突围机遇显著

3.1 敏感肌护肤、功效性护肤及彩妆驱动行业未来高速增长

中国化妆品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2020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840亿美元,其中美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位列第一,市场销售规模达到91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18.8%;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以754亿美元位列第二,占比15.6%。

此外,2010-2020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10年CAGR为1.4%,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规模10年CAGR为9.5%,超过全球规模同期增速约8pct;相比之下,美国10年CAGR为2.8%、日本为-2.0%。

中国化妆品行业增速显著高于发达成熟国家的增速,显示出国内化妆品行业仍未到成熟阶段,依旧处于稳定增长周期,未来有望延续。

细分子板块来看,护肤品占比最大,彩妆增速最快。

2020年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的子板块为护肤品,占比为29.34%;第二大子板块为洗护类,占比为24.27%;第三大板块为彩妆,占比为11.81%。

子板块中,规模增速最快的为彩妆。从复合增速看,2011-2020年彩妆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到14.42%、护肤品第二(复合增速为9.13%)、洗护第三(复合增速为5.05%)。

整体呈现彩妆较快增长,护肤品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从一级子版块看出彩妆是处于成长期的赛道,随着渗透率和消费升级不断提升下,彩妆发展潜力依旧较大。

护肤品作为规模最大且最为成熟的行业,依托功效性护肤品、皮肤学级护肤品等功能化、差异化、升级化的产品品类不断革新依旧能维持稳健增长。

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双位数增长

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快速崛起,当前规模位列全球第二。

市场规模对比上,美国的皮肤学级市场目前为全球最大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5.2亿美元;中国为第二大市场,规模为27.43亿美元;增速上,中国超全球各国增速,10年CAGR达到16.4%,相比之下,远超美国市场规模增速(10年CAGR为3.8%)。

皮肤学级护肤品目标消费者为敏感肌群体(尤其以女性为主),当前该目标人群的基数较大。

敏感肌人群主要因外部或内部因素影响,局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或者破坏,起不到正常的保护屏障功能,因此当皮肤接触少量或微量的刺激物或过敏物,都会出现不耐受、不适应,呈现红斑、水肿、瘙痒、疼痛、脱屑等现象。

而皮肤学级护肤品主要通过温和科学的配方,结合传统护肤品与皮肤科药品的特性,起到舒敏、修护皮肤屏障、祛痘等作用,能较好解决该肌肤问题,同时女性更注重面部保养,为主要消费目标群体。

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所公布的《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描述,中国女性的敏感性皮肤发生率约为36.1%。推算得到,我国敏感肌女性人数约为2.46亿,具有较大的敏感肌消费人群基础。

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消费者具备较大规模基础,此外对海外其他国家的产品渗透率,我国市场尚存空间,整体而言未来我国的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较大。

2020年美国皮肤学级化妆品渗透率为16.6%,法国为44.8%,德国为20.1%,中国为7.0%,相较之下,中国皮肤学级化妆品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粗略预计未来 5 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依据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总人口数*女性比例*敏感肌女性占比*用户占比*人均消费金额。

测算假设条件:

1)未来 5 年中国总人口数、女性比例以及用户转化率保持不变;

2)参考《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中敏感性皮肤在亚洲女性中发生率40%-55.98%,假设至2025年我国敏感肌女性比例提升至50%;

3)2015-2020年国内人均GDP的5年复合增速在5%-8%,保守假设人均消费金额每年提升5%。

对应得到未来 5 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每年增长12%,至2025年规模达到48.5 亿美元。

功效性护肤市场:产品成分持续推新,带动市场不断扩容

化妆品行业的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年龄在17-40岁,且多居于一二三四线及新一线城市。

据艾瑞咨询,化妆品消费者中17-40岁人群占比超过70%,其中17-25岁达到39.5%,为最核心消费者;

性别上,我国女性人群为消费主力,占化妆品消费群体比重为76.8%;从消费人群划分,一二三四线及新一线人群占比达到近90%。

根据年龄结构可判断,Z世代为最核心消费主力,该类消费者在做决策时更多会通过各式信息针对自身需求做出理性判断。

17-25岁的消费年龄人群主要为90、95甚至00后,而相比于80后消费者,该类人群(Z世代)使用各类媒介进行信息的挖掘;此外,Z世代消费者大多不盲目相信品牌自身所描述,而且通过自在信息流通的环境中成长,擅长通过分析收纳的信息做出最终决策判断,而拒绝交“智商税”。

随着消费者愈加理性,对具功能性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功效性护肤逐步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以面部护肤为例,面部保湿和抗老的销量占总面部护理产品比重为57.4%,为最主要的销售产品。因为消费者看重产品本身和功能,预计未来功效性护肤需求仍将持续。

产品的功效性多源于原料和配方,未来随着原料和配方的不断推新下有望通过不断满足消费者更丰富需求进一步实现市场的扩容。

产品的原料在其功效发挥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熊果苷、烟酰胺、VC成分均可带来美白效果;壬二酸、果酸、水杨酸、传明酸都可促进表皮细胞代谢以及抑制粉刺;虾青素、咖啡因、二裂酵母等成分常用于各种抗衰产品之中。

此外,配方的使用也将影响功效性的发挥。

一方面,因各原料存在一定生命周期,随着上一代的原料逐步步入衰退期对应需求量增长有 所放缓,企业也将加速对新原料进行研发,以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同时辅以更适宜的配方实现更好的产品效果,在未来有望带动满足更宽广和多样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实现市场规模扩容。

彩妆市场:下沉市场与“他经济”,有望驱动未来规模持续高增长

国内彩妆市场处于较高增速阶段,但较海外产品渗透率相比,仍存有发展空间。

随着消费者对于彩妆消费意愿和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彩妆行业近十年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欧睿数据,2010年-2020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从21.8亿美元增长至86.4亿美元,10年 CAGR达14.8%,超过同期化妆品行业CAGR5.3pct。但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彩妆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欧睿数据,2019年中国彩妆市场在整体美容个护市场渗透率为11.55%,而日本、韩国、美国等成熟市场渗透率普遍在17%-20%,显著高于当前国内水平,相对而言,我国的彩妆市场仍有较大可拓展空间。

一方面,销售渠道愈加多样,带来产品购买便利,随着市场对消费者的不断教育,下沉市场有望进一步开拓。

随着传统电商以及直播带货等新兴电商的发展,线上渠道已逐渐成为彩妆的主要销售渠道。

欧睿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彩妆市场线上销售额为41.6亿美元,5年CAGR达33.5%。同时,2019年我国彩妆渗透率为48.82%,尚不足50%,且低线城市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人均消费金额仅为一线城市的15%),下沉市场有待开拓。

因此,我们认为彩妆在多渠道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购买途径,未来有望加速彩妆在低线市场的普及,进一步带动彩妆市场规模的扩容。

另一方面,近几年男性在彩妆消费增速较快,未来来看,仍将为一大趋势。

根据天猫和菜鸟联合发布的数据,2020年双十一男性彩妆产品的备货数量同比增长超3000%,同时00后男性购买粉底液的销售额增速是女性的2倍,眼线销售额增速为女性的4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随着男性对彩妆接受度的逐渐提高,未来男性彩妆消费有望加速增长,为彩妆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3.2 品牌未来增长:由流量驱动转向由产品力驱动

行业发展70余年,品牌持续布局,为市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国内化妆品市场经历四大阶段:

1950-1970年:品牌较少,本土市场缓慢发展;

1980-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夏士莲、旁氏等品牌入驻中国,逐步垄断国内市场,国内品牌在该阶段主要跟随模仿;

2000-2016年:本土品牌开始发展,2008年后借助互联网崛起,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品类及渠道等创新,进入上升发展期;

2016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4G 普及,伴随互联网成长的 Z 世代消费者逐步成为消费主流人群,国货与国际大牌同台竞争。

过往渠道的不断变革助力了各品牌布局国内市场。

1)20 世纪 90 年代-2005年:百货&商超渠道红利,带动海外大牌布局国内市场;

2)2005-2012年:专营店渠道红利。给国产品牌提供机会,布局下沉渠道;

3)2012-2017年:传统电商渠道兴起,进入壁垒低于线下渠道,带起新兴互联网品牌,同时为更多国内品牌提供布局市场的渠道;

4)2018-至今:社交电商兴起,让消费者认知到多种多样的新兴品牌和产品。

从每一轮的渠道变革和各品牌布局可以看出,实际过往品牌的扩张是通过不断的流量拓展实现的,而目前上一轮的传统电商线上流量红利步入尾声。

随着潜在的网购用户增量趋于稳定,平台投放费用仍在不断上涨,对应线上流量平台的获客边际效益有所下滑,以薇诺娜为例,2017年-2019年线上获客投入与产出比由13.39降至7.03,下滑约50%,即使当前直播电商、小红书等等新电商形式也是在当下存量流量中竞争,同时新的电商模式也会催生更多竞品。

当整体传统电商平台红利进入尾声,同时结合消费者更趋向于做出理性决策,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品牌的发力核心在于产品力。

过往的产品力竞争已初具苗头:

以当前热门的国货单品为例,薇诺娜在敏感肌护肤赛道差异化布局,热门大单品特护霜和高保湿面霜等主打云南植物,更适于国人肤质;珀莱雅推出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与国际知名原料企业巴斯夫等合作,同时产品主打早 C 晚 A 的科学护肤模式效果显著,已在天猫护肤品热门榜单名列前茅。

当下,各品牌也开始加速研发布局,以夯实和强化自身产品力,进一步增强自身品牌竞争力如水羊股份自建生产基地、珀莱雅开启投入基础研发等。

3.3 供需驱动下,国产替代趋势清晰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仅是消费者的消费途径,也成为品牌和产品的教育市场与推向市场的一大工具,当下各品牌充分利用短视频等线上内容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

在线上销售模式的多样化下,海外大牌呈现了一定不适应,而国产品牌因更了解市场动向,

实现拓展快速提升:

护肤品市场中,国内品牌实现市占率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从市场销售额占比看,国内护肤品市场前三分别为欧莱雅、兰蔻和雅诗兰黛,对应2020年市场份额分别为5.1%/4.7%/4.4%。国产品牌尽管尚未进入市占率前三,但其CR8由2011年的3.4%上升至2020 年的14.2%。较化妆品行业的CR5和CR10(主要为海外品牌)增速较快。

彩妆市场中,近几年在产品力与内容营销驱动下,国产品牌实现从无到有抢占份额。

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的技术升级以及内容营销的加大宣传,已有部分国产品牌突出重围,完成了从 0 到 1 的市场扩展,前两大国产彩妆品牌市占率从2017年的0.6%提升到了2020年的 11.8%。

未来来看,以传导内容为主的销售渠道仍将是行业渠道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一方面,因私域流量的推广费用投入较公域流量更低,且更利于品牌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和管理,保有较高的用户质量,因此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壁垒,采用客户导流等模式建立品牌的私域流量将是未来的一大渠道运营模式。

此外,以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尚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也将成为未来渠道主力之一。

其中,20121年11.1-11.11日,直播电商平台销售额达到738亿元,已对传统电商平台产生了一定分流。

综合而言,需求端,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实际效用的产品,即看重产品力本身而非品牌效应带来的消费光环;同时,线上销售渠道的层出不穷对国产品牌而言更具优势。

因此,未来在国牌与海外品牌的竞争中,我们认为注重强化产品力的国产品牌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海外品牌,实现持续的品牌份额拓展。

四、医美行业:拥抱轻医美,把握行业趋势

4.1 持续看好轻医美赛道,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攀升

当下国内医美市场规模领跑全球,轻医美类增速高于手术类。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6-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终端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从776亿元增至1436亿元,CAGR达22.7%,远高于全球同期规模增速(2016-2019年CAGR为9%)。

其中,与手术类医美相比,轻医美类项目的风险更低、恢复期更短、治疗效果可逆且更易完成,因此更受消费者青睐,对应轻医美类占比快速提升,规模增长保持在20%以上。

未来来说,我们认为轻医美仍将是一个能够持续高增长的行业。

渗透率角度,对标海外国家,尚存较大可发展空间据艾媒咨询数据,对于美、日、韩等医美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2019年医美渗透率普遍在10%以上,韩国则达到20.5%。而2019年我国医美渗透率仅为3.6%,距成熟市场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未来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向上、供给产品日益丰富等,渗透率仍有望提升。

品类方面,注射类细分子品类仍在不断加速扩张

1)玻尿酸产品:国内玻尿酸市场发展较早,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当前竞争较为激烈。

自2008年国内首款合规玻尿酸产品获批,我国玻尿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国内玻尿酸终端销量达550万支、出货端销售额达48亿元,2016-2019年销量CAGR为26.77%,销售额CAGR为25.99%。

同时,各大国内外厂商仍在持续布局玻尿酸领域,如Q-Med在2020年推出了瑞蓝·瑞瑅、艾尔建在2020年推出了乔雅登·缇颜、华熙生物在2020年推出了润致·修容等。

不断丰富的产品种类和消费类型将使得玻尿酸产品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预计未来随着产品更加多元化和消费者认知度不断提升,玻尿酸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2)再生填充类产品:再生填充产品不断面市,有望实现部分存量替代和增量拉动。

目前国内市场已有三款再生填充类产品,分别为长春圣博玛的童颜针艾维岚、华东医药的少女针伊妍仕以及爱美客的濡白天使。

相较于普通玻尿酸产品,再生填充产品具有及时填充和刺激再生的作用,且效果持续时间相对更长。

基于其及时填充的特点,一方面能对玻尿酸产品形成一定替代作用;另一方面也因其再生塑性的优势,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有望为轻医美市场带来更大增量。

2)肉毒素产品:预计随着产品供给的丰富,将进一步带动市场规模扩容。

当前我国肉毒素类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中国肉毒素市场出货端销售额为36亿元,2016-2019年CAGR达34%。

截至2021年上半年合规市场产品仅四款获证,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艾尔建美学的保妥适、Ipsen SA 的吉适、Hugel,Inc.的乐提葆。

同时,当前市场肉毒素在研产品较多,随着产品上市后市场的进一步教育,预计未来将拉动肉毒素市场规模。

综合以上,据Frost & Sullivan预计未来到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19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达到19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为19.7%。

4.2 产品趋向高性价比,同时不断迭代与丰富

当前轻医美市场的用户画像主要为15-40岁城镇女性,潜在消费人群数量规模较大。

据艾媒咨询统计显示,73.3%的轻医美客户为女性;78.0%的客户位于一、二线城市。同时结合Frost & Sullivan对不同医美消费者年龄段统计中,19岁-40岁及低于19岁的人数占比之和接近99%,我们粗略估计轻医美主要消费者年龄段在15-40岁,且以女性为主。

结合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3.89%,2019年15-40岁女性占比为16.4%,若假设2020年15-40岁女性占比在16.4%,通过总人口数*城镇化率*15-40岁女性比例,得到2020年核心潜在消费群体规模约为1.48亿人。

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愈加多样化和精细化,驱动产品迭代与丰富。

目前消费者对轻医美产品呈现多样、细致的需求:

从功能来看,包括填充、除皱、丰唇、植发、塑性等多样化需求;从身体部位来看,医美项目部位除了涵盖脸颊外,还涵盖了眉间、鼻唇间等更精细化部位;从感官体验上来看,在产品安全性之上,追求无痛、长效持久、自然等新需求。为满足消费者,产品开发迭代速度加快。

截至各医美公司拥有多款医美产品。在未来,医美产品的丰富度和精细化程度将持续加深。

此外,Z世代人群占比较高,随着未来年龄结构的变化,作为消费主力的 Z 世代人群有望驱动国产替代。

从年龄分布来看,25岁以下消费者合计占比达到 61%,为 Z 世代人群。

未来随着潜在用户转化为消费者以及年龄结构的变化,Z 世代人群的消费占比将不断提升。该部分人群当前消费能力仍处于前期,相对于价格较高的进口产品而言,国产产品的性价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轻医美消费频次的不断提升共同驱动国产产品替代。

Z 世代人群通过网络获取的科普类信息成本降低,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追求产品的性价比。较海外品牌而言,同类型的国产产品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基于这种消费心理,国产轻医美品牌市占率有所上升,逐渐呈现国产替代趋势。

以目前相对更成熟的医美产品玻尿酸为例,根据Frost & Sullivan统计,2019年国产品牌爱美客销售额市占率达到14.0%,昊海生科达到6.0%,华熙生物达到8.1%,而国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4.3 监管趋严,尤其利好供应端医美龙头企业

在行业的高速增长下,各产业链环节的公司基本呈现不断向上态势,产品供应端龙头企业表现尤为优异。

对比医美供应端企业和医美服务机构的近几年收入情况,我们发现在行业高增速下,尽管2020年疫情有所影响,但医美供应端企业收入增速表现尤其突出。

尽管行业高增长,但产业链各环节尚存在不合规情况,有待不断改善与提升。在药剂和器械中,存在假货(非正规厂商生产、产品不达标准)和水货(正规厂商生产、未获得药监局认证),易引发行业的低价竞争和安全隐患;在中游服务机构环节,存在机构无证经营和经营项目超出业务范围;在医生方面,也存在无证行医;营销方面,存在虚假营销和效果夸大等问题。

随着监管力度逐步加强下,行业进入壁垒更高:

由于医美有较大部分被不合规市场占据,且其中轻医美中不合规市场占比较大,市场的不合规带来的是价格体系的混乱和产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相应的市场政策不断出台,监管力度愈加严格,且在2021年以来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我们认为在更严格的监管下,行业进入壁垒增强的同时不合规的产品/机构受打压力度加大,不合规市场占比减小、合规市场规模增大,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规企业享有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形成良性的企业运营和竞争模式。

考虑到行业高增速下,产品供应端企业收益程度高于医美服务机构,未来供应端医美龙头的的增长更加值得期待。

五、报告总结

化妆品行业国内化妆品市场景气度不断向上,把握国产品牌突围机遇。国内化妆品市场终端需求不断向上,近 5 年规模增速领先全球,未来更是在皮肤学级护肤品赛道、功效性护肤赛道和彩妆赛道将呈现优异表现。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的日益理性,产品本身的好坏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影响因素,随着线上渠道的多元化布局拓展下,具备强产品实力的国产品牌在对线上玩法的把控更具实力,有望在未来实现不断拓展和对海外品牌市场的抢占。

结合以上分析,具较高盈利能力和产品/渠道优势的品牌端化妆品企业:贝泰妮、珀莱雅、水羊股份;此外,多品牌策略布局,不断经营改善的上海家化;高增长终端需求下,代工需求受到拉动的青松股份。

1)贝泰妮:敏感肌护肤龙头,打造皮肤学级护肤生态

布局高景气度皮肤学级护肤品赛道,具备强产品力与品牌力:公司主品牌薇诺娜主要针对敏感肌人群推出护肤类产品,所处赛道具高景气度,β 角度呈现对品牌发展的强助推力。

同时,公司本身也具备强 α:

1)公司高度重视研发,贯穿理论基础研究到临床验证;此外,公司所处地理位臵得天独 厚,获得丰富植物原料的条件,基于此公司能够针对消费者痛点推出差异化好产品逐一解决。

2)公司以线下布局为基础,入驻线下医院和大药房,奠定专业化的品牌基调;参与皮肤行业论坛,建立专家圈中口碑;开展线下活动,进行消费者皮肤健康教育。

3)线上布局为主,自营模式高效获取消费者反馈,精准营销;布局新营销,增强品牌知名度,加速品牌推广。

未来品牌矩阵式多维布局,愈加值得期待。

未来公司将在主品牌薇诺娜上持续敏感肌领域的深挖,不断纵向拓展、推新;此外,渠道方面,公司也将不断进行线下渠道拓展、线上新渠道的布局以及私域流量的打造和拓宽,未来有望为主品牌带来不断增长。

子品牌方面,公司也将持续破圈,包括推出薇诺娜 baby 定位婴幼儿护肤赛道以及后续将发力的修护系列和抗衰系列品牌,进行横向破圈,多维度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2)珀莱雅:主打功效性护肤,大单品策略持续获市场正向反馈

紧抓消费需求布局功效性护肤赛道,大单品策略不断得到市场认可。

2019年开始,主品牌珀莱雅主打“爆品+大单品”,通过泡泡面膜爆品出圈,再依托功效性护肤大单品成功从众多品牌中脱颖尔出,收入/业绩增速分别达32%/37%,高增速背后的支撑主要源于公司强消费者洞察力、满足多种功效需求的产品强研发力、以及紧跟市场的营销推广力。

再此之后,公司在大单品策略上持续深挖,围绕“早 C 晚 A”护肤理念在“红宝石系列”和“双抗系列”上不断迭代出新,牢牢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与需求,一次又一次体现了其身为国产护肤龙头的实力。

未来展望,主品牌新品蓄势待发,子品牌有望强势崛起。

明年来看,珀莱雅的红宝石系列仍有其他类产品储备,后续将持续推新为主品牌添砖加瓦;彩妆品牌彩棠的产品系列相对完善,前期铺垫较为充分,有望在明年强势发力。

盈利能力方面,随着品牌力的提升带动复购率向上,且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有望带动净利率进一步向上。

3)水羊股份:双平台发力,未来可期

依托强品牌运营能力,公司快速拓展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

自公司主品牌御泥坊创立以来,公司持续布局线上多元化平台,不断推出新品牌,目前逐步形成矩阵化的自有品牌布局,也体现公司基于一定研发实力之上的较强品牌孵化与运营能力。

同时,因线上玩法多样化,国际品牌对该布局模式的适应较为迟缓,对应国内的线上品牌代运营市场如火如荼,公司则逐步拓展国际大牌线上代运营业务,其中2017年成功运营城野医生,进一步体现公司基于强电商运营基因的强品牌代理能力。

两年沉淀与调整后,未来有望破茧成蝶,全面开花。

2019年以来,公司布局生产基地,保障产品质量、夯实研发生产力,产品多维度升级,同时改善产品结构,毛利率呈现向上态势;同时公司紧跟新营销热度,积极拥抱社交电商,不断提升品牌力。

此外,2018年公司上线水羊国际平台,由此打开双平台运营模式,全面承接国际品牌代理,未来空间宽广。

与国际品牌的合作能够反哺自有品牌,同时利好代运营品牌不断拓展,未来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向上。

医美行业

医美需求不断增长,轻医美赛道维持高景气度,政策趋严下利好国产龙头。

在多个子板块快速拓展,同时伴随消费升级及消费者的认知不断提升下,国内医美市场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终端需求较为旺盛。

当下,国内企业的研发技术不断提升,国产品牌以更高性价比产品不断布局国内市场。

随着政策监管趋严,严厉打击不合规、不合法医美市场的情况下,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拓展其布局规模。

具备前瞻性差异化产品布局能力的医美龙头爱美客、不断进行产品开拓的玻尿酸原料龙头华熙生物。

1)爱美客:轻医美行业龙头,先发布局市场享有高增长

通过差异化产品和专业化品牌实现企业正循环发展,同时构建高壁垒龙头。

作用轻医美国产企业,公司收入和业绩高速增长,2016-2019年收入CAGR41.1%、净利润 CAGR 54.68%。

截至2021年9月公司已实现 8 款产品商业化,其中7款玻尿酸产品、1款面部埋植线产品。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基于其较强的研发实力,公司产品丰富度比肩国际巨头;此外,以需求为基础的研发流程助力公司前瞻性地不断推出差异化产品,包括长效玻尿酸宝尼达、短效减痛玻尿酸爱芙莱和全国首款祛颈纹产品嗨体。

在品牌打造方面:

公司以直销为主,为医美服务机构提供全周期性服务,包括活动策划、医生培训和产品推广等,强化与客户间的黏性,提升了品牌专业性;同时,以经销为辅的模式逐步打通下沉市场,高效加速市场的拓展。

产品呈现接棒式发力,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展望明年,公司的核心大单品嗨体将能够持续贡献拉动公司增长,此外,再生填充剂产品濡白天使也将有望实现快速布局。

中长期看,在政策严控下,未来合规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张,利于龙头企业;此外,公司在研产品储备丰富,有望形成接力式产品矩阵,实现持续放量。

2)华熙生物:矩阵式业务结构,持续品牌力拓展

四大板块业务布局,共同拉动公司稳步向上。公司始终专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与生产,为玻尿酸产业链龙头,在玻尿酸的基础上也在持续拓展其他生物活性物,包括氨基丁酸等。

同时,公司还从上游原料领域逐步拓展至 C 端消费品牌,领域涉及功能性护肤品牌、医美领域品牌和功能性食品品牌,依托于其强研发实力与品牌推广能力,通过构筑多元事业线形成四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长拉力。

战略性持续加码,期待后续强势发力。

一方面,随着天津厂区 6 月正式投产,未来在生物活性物领域产能有望进一步向上;此外,在消费品牌端也在持续推新品,构筑较为丰富的护肤/食品产品的矩阵。在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和消费端口持续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后,公司的四大业务板块有望进一步完善与提效,未来加速发力。

风险提示

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各企业的增长均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的方式拓展自身业务版图,若新品研发受阻,新品推出速度放缓,将对各公司的业务增长有一定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

当所处行业竞争加剧下,若出现较激烈价格战或其他恶性竞争,对行业的良性稳步发展有一定影响。

政策风险:

政策高压下,不合规产品(尤其是医美市场)曝光影响消费者信心,存在终端需求减弱可能,进一步对行业终端产品销售有影响。

产品安全风险:

医美行业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品牌的影响较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下游机构的订货,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

库官网】或点击:

智库官网|文库首页-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雨沙男士专用鼻假体

合肥乳房假体植入术怎么样

艾斯美乳房假体为什么资料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