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受访者近一年做过牙齿治疗仅五成人定期检查口腔

即将到来的9月20日是第33个“全国爱牙日”,本年度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公众是否有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在牙齿治疗方面的花费多吗?遇到过哪些问题?一旦牙齿不适,更倾向于去哪类口腔诊疗机构就诊?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8月24日至9月6日就该话题发起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1125份有效问卷,并于近日发布《牙齿治疗消费调查报告(2021)》。

报告显示,虽然超七成受访者近一年都曾接受过牙齿治疗,但仅有五成受访者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的牙齿防护意识更强,60.55%的男性受访者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女性受访者近一年在牙齿治疗方面的花费更少,66.50%的女性受访者近一年的花费在5000元以下;从受访者的年龄段来看,50前受访者中,认为挂号难的占比最多,达46.15%,高于各年龄段的平均占比;50后受访者中,21.05%近一年做过种植牙项目,是该项目的“主力军”;六成受访者更愿意选择公立专科口腔医院就诊,52.18%倾向于去公立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治疗;对未成年人的牙齿保健意识有待加强,在受访家长中,定期带子女检查牙齿的不足五成。

收入越高越重视定期检查口腔,男性受访者的牙齿防护意识更强

牙齿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公众对此是否足够重视呢?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受访者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超四成人出现问题才会去看牙医,其中7.47%甚至直到牙疼得忍不了了,才会前往就医。此外,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是否有定期检查口腔的习惯与其收入息息相关,收入越高,越重视定期牙齿检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中,有定期看牙医习惯的仅占8.26%。

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的牙齿防护意识更强,60.55%的男性受访者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女性受访者的牙齿防护意识相对弱一些,52.87%的女性受访者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其中8%的女性受访者在牙齿出现问题且实在忍不了之后,才会选择就诊。

定期看牙医的受访者中,46.03%每年看牙医的频率为2-3次,29.47%每年检查1次;20.20%每年看4-5次牙医。虽然定期检查牙齿的受访者仅有五成,但近一年做过牙齿检查或治疗的受访者却高达75.11%。

四成受访者一年内洗过牙,

50后

是种植牙项目的“主力军”

近一年因牙齿问题就医的受访者中,过半数做过较为基础的口腔检查项目;41.54%前往口腔诊疗机构洗牙;33.61%做过牙齿漂白、贴面一类的牙齿美白项目;25.33%近1年内补过牙;两成做过窝沟封闭项目;16.57%做过牙齿涂氟;15.86%进行了根管治疗;13.73%为拔除牙齿;12.43%为正畸定期复诊;4.14%种植了牙齿。

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交互分析显示男性受访者中,做过活动假牙项目的占17.77%,远高于女性,女性受访者中,仅有3.20%做过该项目。从受访者的年龄段来看,80后和90后受访者中,六成做过口腔检查项目,四成做过牙齿美白项目,高于各年龄段的平均占比;70后受访者中,40.49%做过活动假牙项目,其他年龄段做过活动假牙项目的受访者均不到10%; 50后受访者中,21.05%近一年做过种植牙项目,是该项目的“主力军”。

研究员线下走访发现,几家优惠力度较大的非公立口腔诊疗机构吸引了不少附近的老人前来种植牙。种植牙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定能种植成功吗?在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工作多年的史竞博士提醒患者,首先要选择有资质的口腔诊所及口腔医生,其次要确定好种植体的质量,和相关的医疗机构签订好知情同意书,最后要明确种植技术虽然非常成熟,成功率非常高,但是依然有失败的可能性,这与患者的体质息息相关,要做好心理建设。

四成受访者吐槽牙齿治疗费用高,0

0

后更认可治疗服务

治疗牙齿时,受访者遇到过哪些问题呢?从全体受访者的评价来看,41.87%的受访者认为治疗费用太高,41.78%的受访者觉得等待时间过长,27.11%反馈治疗失败或治疗效果不佳,18.76%认为自己被过度治疗,仅有一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遇到过任何问题。

具体到各年龄段,50前受访者中,认为挂号难的占比最多,达46.15%,远高于各年龄段的平均占比;五成80后认为等待治疗的时间过长;00后更认可治疗服务,22.47%的00后认为自己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治疗费用方面,近一年接受过牙齿治疗的受访者当中,治疗费用在1000-5000元之间的占41.07%;28.99%的人治疗费用在5000-10000元;18.11%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下;8.05%治疗费用在10000-50000元;此外,还有3.79%的受访者治疗费用在50000元以上。

交互分析发现,如果定期检查牙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将来的治疗负担。在定期看牙医的受访者中,近一年治疗费用在50000元以上的仅占3.09%,而在出现问题才去看牙医的受访者当中,近一年治疗费用在50000元以上的达5.32%。

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交互分析显示女性受访者近一年在牙齿治疗方面的花费更少,66.50%的女性受访者近一年的花费在5000元以下,这一占比在男性受访者中为52.39%。

综合来看,虽然受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曾遇到过问题,不过被问及对近一年接受的牙齿治疗服务是否满意时,近九成受访者均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38.82%,比较满意的占47.22%;不满牙齿治疗服务的受访者不到5%。

过半受访者青睐公立医院,专家提醒就诊前可先了解医生

患者更愿意选择哪类机构就诊?他们的就诊体验又是怎样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0.80%的受访者更愿意选择公立专科口腔医院就诊,52.18%倾向于去公立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治疗;26.67%更愿意在民营连锁口腔医院就医;17.78%更愿意去私人口腔诊所治疗。

周女士目前正在广州市的一家公立专科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治疗,她觉得还是公立医院更加靠谱。她原本计划选择某家民营连锁口腔医院就诊,该院医生检查后,表示可以直接矫正。为稳妥起见,她又挂了几家公立医院的号确认情况,但几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均表示需要在矫正之前做一个小手术,否则治疗效果会不太好,周女士告诉研究员,自己当场被吓出一身冷汗,决定改去公立医院就诊,毕竟公立医院在资质和专业度方面更加可靠,周女士还提到,在口腔医院等待就诊时,自己身边有几位患者就是在其他机构矫正失败,现在赶紧来公立医院补救。

不过也有不少受访者告诉研究员,一些靠谱的非公立口腔诊疗机构还是不错的,治疗效果好,还能打折讲价。

研究员在一家私人口腔诊所附近遇到带女儿前往诊所就医的陈女士,陈女士表示之所以没有选择公立医院,一是因为距离太远,二是大医院不太方便停车,此外,如果治疗项目较多,还需多次就诊,每次就诊都需要挂号、排队,陈女士觉得过于繁琐。

年逾古稀的叶姨刚刚做完牙齿治疗,她认为公立医院的看病流程对一些老年人而言不太友好,比如疫情期间需要网上挂号、现场填表、出示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可自己只熟悉手机的接听、拨打电话功能,其他操作基本都不会。现在就诊的这家私人口腔诊所可以电话预约,无需排队,收费也不贵,不需要麻烦家中晚辈,看病就医自己就能搞定。

除了无需挂号、等待时间短,一些非公立口腔机构为了获客还推出不少优惠服务:补牙后5年内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免费修复、就诊患者可以免费拍摄CT……

为体验非公立口腔诊疗机构的专业性和治疗价格如何,研究员携带一张口腔全景片,走访了十余家非公立口腔诊疗机构,咨询拔除一颗距离神经管较近的复杂阻生齿所需费用大概是多少,大多数机构给出的治疗价格在1000-3000元不等,可能需要额外拍摄CT辅助判断,还有个别机构的工作人员建议道:“拔除这颗牙难度较高,还是去光华比较保险”。经研究员确认,如果选择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拔除该智齿,无需拍摄CT,治疗费用在2000元以内。

患者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机构就诊呢?史竞博士认为,公立医院的医生一般都是毕业于非常优秀的医学院校并经过严格的专科培训才能上岗,专业技术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很多患者需要排很长时间才能够手术,所以就医的体验感不是很好。现在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很多优秀的医生在民营医院全职或兼职执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窘境,但是民营医院医生层次良莠不齐,导致很多失败的案例。建议患者还是以找医生为主,在选择医疗机构的时候,多了解为自己服务的医生,只要医生医术精湛,就可以放心就诊。

近五成受访者关注机构硬件设备,00后更看重机构口碑

选择口腔诊疗机构时,受访者更加看重哪些因素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9.24%的受访者更看重机构的硬件设备;45.60%表示机构的口碑如何是自己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38.76%看重机构的服务水平;38.58%认为机构环境也很重要;34.13%表示自己会考虑治疗费用综合选择;但仅27.64%认为医生的技术水平很重要。

此外,交互分析的结果显示00后更看重机构口碑,74.72%的00后就诊前会先了解机构的口碑如何。

00后于女士目前就读于广州市某高校,她认为如果未来在广州工作,挂号的难易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自己是否愿意选择这家机构就诊。今年8月,她前往广州市一家公立专科口腔医院治疗龋齿。提及就医体验,于女士坦言十分心累,不便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挂号难,二是排队时间太久,三是治疗周期被迫延长。前往公立专科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非常多,即使提前一周准点抢号也不一定能挂到号,此外,实际就诊时间与挂号时选择的预约时段是否一致还得看运气,于女士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就有点差,虽然上周抢号时预约时段为9:00-9:30,但排在自己前一位的患者足足治疗了一个多小时,待轮到自己就诊治疗已过上午11时。最让于女士感到麻烦的是,由于就诊人数太多导致医生操作时长有限,自己龋坏的6颗牙齿无法一次性补完,每次只能补两颗牙,这意味着于女士需要抢三次号、排三次队、就诊三次才能治疗完毕。于女士还表示,比起综合服务,治疗效果肯定是更为重要的,不过等毕业找到工作后,自己可能会先找身边的同事、朋友推荐一些口碑比较好的民营口腔医院,去这些机构先做检查,如果只是小问题就不去大医院治疗了,毕竟这几次的治疗过程实在是太折腾。

对未成年人的牙齿保健意识有待加强,过半受访者未带子女定期检查

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牙齿健康而言至关重要,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对未成年人的牙齿保健意识仍有待加强: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受访者中,过五成没有带未成年子女定期检查的意识,其中8.70%甚至表示只有在小朋友出现牙齿问题且实在忍受不了之后,才意识到要带其就医。从就医频率来看,有未成年子女且定期带其去看牙医的受访者中,61.31%每年带子女就诊2-3次;25%每年带子女就诊一次。

虽然仅有48.70%的家长有带子女定期检查口腔的习惯,但近一年因出现病症带着未成年子女就医的受访者占比却高达75.07%。其中,过半做过较为基础的口腔检查;26.25%进行正畸治疗;25.48%做了牙齿涂氟;19.31%做了窝沟封闭;17.76%进行了补牙治疗;此外,还有少部分受访者的未成年子女做了根管治疗。

当被问及遇到过哪些问题时,34.78%的受访者认为治疗费用过高,27.83%反馈挂号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4.09%的受访者带未成年子女就诊时,治疗费用在5000元以内。研究员走访公立口腔医院时,遇到带着女儿来就诊的余女士,余女士前段时间发现小朋友有一颗龋齿,好不容易提前一周抢到号,今天带小孩来医院补牙花费800余元,医保仅报销了几十元,余女士觉得给小孩补牙还是蛮贵的,一颗牙就得花小一千。

四成投诉涉及正畸治疗,专家认为正畸美容效果被夸大

为进一步了解哪些项目更容易产生纠纷,研究员在南都热线等自有平台,以及21cn聚投诉、投诉直通车、黑猫投诉等平台投诉数据的基础上,汇总并分析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401件与牙齿治疗有关的投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从牙齿治疗投诉案例的主要项目来看,四成投诉帖的投诉内容与正畸有关,占比最高,投诉件数达168件。

史竞博士认为,患者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信息有些是正确的,但有些则略有偏颇,最明显的就是夸大了正畸的美容效果。正畸的作用是两方面的,首先是调整我们的牙齿位置,让我们的咬合更好,解决我们咀嚼效率低的问题,让我们的咬合系统更加健康;其次就是通过移动牙齿,改变我们的面下三分之一的突度,从而解决嘴巴突的问题。但是正畸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只能改善牙齿与嘴唇的位置,并不能改善鼻子、脸型方面的问题。这些希望求美者与医生达到审美上的一致,做好术前沟通。

(数据说明:部分投诉涉及的主要项目不止一项,故本表各类问题占比合计大于100%)

每年至少做一次牙齿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本次调查中,虽然超七成受访者近一年都曾接受过牙齿治疗,但仅有五成受访者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可见公众的牙齿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保护牙齿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日常注意口腔清洁,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配合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一旦被牙齿疾病折磨,高额的诊疗费用让不少受访者心疼不已,不过从数据交互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定期检查牙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将来的治疗负担。

那么多久检查一次牙齿比较合适呢?史竞博士建议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最好每半年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一下牙齿,如果确实因为工作及课业压力较大,抽不出时间,可以一年检查一次。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及早解决一些小的口腔问题,使得口腔问题不至于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比如如果我们每半年对牙齿进行牙周洁治,就可以明显降低牙周炎的发病机率,减少牙齿早失的风险。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8月24日至9月6日展开本项调查,通过网络问卷与线下走访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问卷1125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48.89%,女性受访者占51.11%;从年龄段来看,60前受访者占8.00%,60后占7.91%,70后占16.27%,80后占25.60%,90后占26.40%,00后占15.82%。从受访者的月收入来看,75.74%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0000元以内,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19.38%,月收入在3001-6000元的占20.09%,36.27%的受访者月收入在6001-10000元。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消费生活监测榜第99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沈红媛 涂长芳 谢小清

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黄梓怡 李明晖 谢乐斌 连安琪 吴泓昊 刘菲

数据采集:占华平

在电视家怎样看直播

电视家体验如何

电视安装电视家直播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