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不该被定义35岁牙齿矫正还来得及吗

来源:浙江宣传

35岁是一个频繁出现在热搜上的年纪。“35岁定律”“35岁就业门槛”“35岁在职场还有竞争力吗”……与35岁相关的话题似乎自带流量,每每出现必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不知从何时开始,35岁成了很多人生大事的“分水岭”:职场内有35岁“荣枯线”,婚恋观中有35岁“警戒线”,甚至女性生育也有35岁“高龄线”......35岁,仿佛成为了一道无形的坎。

可倘若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一个本该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怎么就和“危机”这个词绑定在了一起?“35岁危机”究竟该如何破局?

相关话题截图

“35岁现象”之所以引起公众讨论,直接导火索来自于招聘市场的年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单位、企业对招聘人员年龄的上限要求就是35岁。

如今,一些互联网大厂更是将35岁作为“优化”员工的年龄红线,这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35岁危机”的讨论。《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5岁以下从业人员占比达到了64.6%,其中细分行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更是高达70.4%,明显高于35岁以下就业人口32.9%的比例。

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一个普通人23岁本科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积累了3至5年的职场经验后,才真正摸索到人生方向;再经过一番探索,年近30岁好不容易实现了职业赛道的转换;又过两年,正是有空琢磨如何再上一层楼的时候,却发现过了而立之年,35岁“大限”已然到来。

这极有可能就是你我的职场路径、人生路径。对于徘徊在35岁年龄分界线上的求职者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角色,“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让他们难以轻易降低对工作的期待值,在买方市场的大格局下又无能为力,于是只能陷入35岁的群体焦虑中。

事实上,一些用人单位之所以设置35岁年龄“门槛”,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35岁后,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开始下降,一般来说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大脑活跃度都不如以前;其二,年轻的新人对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更低。有用人单位认为,员工过了35岁,“人力资源”便会逐渐垮塌为“人力成本”;其三,一些35岁还未上升到管理层、仍在做“大头兵”的人,往往会被打上“能力不足”和“缺乏潜质”的标签,随时有被取代的风险。

用人单位以自认为的“优中选优”的原则来用人固然有合理性,企业从降低人力成本这一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也没有错,但在此过程中,强行将人的能力与年龄绑定,仅用一个数字就决定人的发展上限,未免太过片面与草率。

图源:视觉中国

35岁真的就“老了”、该被职场淘汰了吗?

“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我国几十年来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得优秀年轻人供过于求,存量时代下劳动力价值被稀释。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开始了以“掐尖”的选拔方式来收割青春红利。部分公司甚至将“员工平均年龄低于XX岁”作为宣传亮点,试图吸引更多年轻生力军加入。

实际上,

3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群,或许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但他们在职场中的优势不容低估。

一般而言,相较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年长的他们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具备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强大的心理韧性,少了些莽撞尝试,能够以更成熟更全面的方式处理问题。此外,很多人虽已步入中年,但依然体力充沛、斗志昂扬,对单位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

而针对医生、律师、教师等行业,社会大众也普遍认同“越老越吃香”的观点。在这些领域,从业年限成了判断专业技术精湛与否的重要依据。

更何况,随着老龄化、少子化挑战加剧,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实施在即,年轻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将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考虑,35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以绝对年龄为“一票否决”的用人标准,不仅缺乏了对求职者的尊重和关怀,还将寒了该年龄段人群的心。

本质上,

市场真正想要排斥的并非35岁以上的人,而是那些“到了35岁仍重复做着25岁基础工作”的躺平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5岁危机”本身就是个极具迷惑性的伪命题。

可偏偏一些自媒体、营销号等乐于抓住流量话题制造噱头,硬是拗曲作直,无限放大年龄增长带来的弊端。狡猾的算法机制一遍遍推送着容易让人感到焦虑的内容,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防线,直到这种焦虑情绪“成功植入”目标受众的大脑。

等到这种认知日益固化,人们开始习惯于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承受不住的压力,通通归咎于“中年危机”。年龄,似乎成了一切矛盾的根源。

图源:视觉中国

想要破除年龄歧视,真正为35岁“解套松绑”,还需举全社会之力。多管齐下,方能标本兼治。

首先,政府引导是“指挥棒”。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严格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抓好落实,引导全社会构建更加包容开放的就业观念,还有待相关部门持续努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畅通劳动者反映问题和维护平等就业权利的渠道,这也很有必要。

值得欣喜的是,如今超过35岁不能报考公务员这条限制正在“松绑”。在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机关单位取消“35岁门槛”。据统计,2023年的公考招录公告中,已有河南、贵州、天津等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限制调整为“40周岁以下”。这无疑是从官方层面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为逐步消除职场年龄歧视“打了个样”。

其次,任人唯贤是“硬标尺”。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准确把握政府的政策导向,从岗位实际出发,综合考量不同工种特性和年龄的匹配度,有助于充分盘活人才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正如不久前,有媒体在评论“相关企业拒聘川大学生”事件时所言,“企业将更多精力用在识才、引才上,而不是将时间花在设限、添堵上,才能更好选拔理想的求职者”。虽是两码事,说的却是一样的道理。

与此同时,平台、自媒体等也需要更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拒绝追求眼球效应,让贩卖年龄焦虑的内容失去市场,加强对职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与政府、企业同向发力,多方联动打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最后,自我提升是“硬通货”。

过度焦虑大可不必,但有危机意识也不是坏事。信息化时代,知识更迭速度之快远超我们想象,未雨绸缪的长线规划已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摒弃“职场老人”的优越感,警惕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时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与执行力,不断学习充电......这些都是职场修炼的基本素养。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总有人正年轻,但没有人永远年轻。“前浪”所面临的职业未来,同样会影响“后浪”的就业选择。年龄应该是一枚“勋章”,而不是一道“硬伤”,35岁的人生不该被定义。

电视家安装包

全新电视家上线

电视家5.0电视版怎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