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主任方主任,你看这CT报告上说我鼻中隔偏曲,我的鼻子就流鼻血,鼻中隔怎么就偏曲了呢?是不是要马上做手术啊?有没有什么风险啊?”
翁女士,36岁,因鼻中隔偏曲正接受问诊
其实作为耳鼻喉科医生,不时会遇到有存在这方面困惑的患者。鼻中隔由于“藏”在鼻子里,平时难以窥得庐山真面目,鼻中隔偏曲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该如何去了解呢?
今天,我们将为各位有疑虑的患者详细的讲解一下“鼻中隔偏曲”,揭开“鼻中隔”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鼻中隔?
鼻中隔位于左右鼻腔之间,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表面被覆黏膜。正常人的鼻中隔很少完全正中,多数稍有偏曲。分隔两侧鼻腔、居于鼻腔正中部位的隔板。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软骨膜和骨膜外覆有黏膜。
患者接受鼻内镜检查
为什么会出现鼻中隔偏曲
当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突起,医学上称之为鼻中隔偏曲,由于在发育过程中这些骨与软骨生长速度不同,因此大多数人的鼻中隔并没有理想中的笔直,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曲,但并没有任何不适。如果这种偏曲比较严重,就可能产生不适症状或引起鼻腔功能障碍。一般认为,导致鼻中隔偏曲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发育所致: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骨和软骨的发育不均衡,而形成畸形或偏曲,或在鼻中隔各骨或骨与软骨之间的接缝处形成距状突或嵴。腺样体肥大、自幼张口呼吸、硬腭高拱者的鼻中隔发育受限,也可发生鼻中隔偏曲。
2、外伤所致:
是本病的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成年后外伤史通常早已遗忘。当时因鼻中隔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未全,故不显症状,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成为鼻中隔偏曲,成人也可因外伤造成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软骨脱位。
3、鼻腔、鼻窦的占位性病变:
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鼻腔或鼻窦肿瘤,如骨化纤维瘤、鼻息肉等,其他如鼻窦囊肿等,生长比较大时,可挤压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偏曲变形。
鼻中隔偏曲有哪些症状
1、鼻阻塞:
为最常见的症状。平时为偏曲侧鼻腔呼吸不畅,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以完全堵塞。日久对侧鼻腔的鼻甲可因代偿性肥厚,而致鼻腔缩小,出现双侧性鼻阻塞。
2、流鼻涕:
鼻中隔偏曲改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因而出现流鼻涕的症状。且因鼻阻塞,鼻腔每日正常分泌的大量水分,不能借呼吸而蒸发,也是鼻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之一。
3、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的偏曲面,或者棘突、嵴突的表面黏膜,直接受空气或尘埃的长期刺激,日久使局部黏膜干燥,甚至变薄结痂,仅轻拭鼻部或低头用力,均易发生出血。
4、头面部疼痛:
主要原因是鼻中隔偏曲或嵴突、棘状突等压迫鼻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沿神经反射至面部、额部或颞部等部位,因而引起反射性疼痛,这是头面部疼痛常见的潜在原因之一。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
单纯的鼻中隔偏曲若没有任何不适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如果出现了诸如上述的鼻部不适症状,就要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并进行规范治疗。
医生通常在充分了解病史的同时,借助鼻内镜、鼻窦CT等检查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此外,医生若考虑偏曲的鼻中隔影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或由于鼻中隔偏曲影响一些鼻腔鼻窦手术视野暴露时,也会考虑行鼻中隔矫正术。
但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患者的鼻中隔偏曲手术时则需要谨慎评估。
关于鼻中隔偏曲的手术
目前针对鼻中隔偏曲,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一部分人一听到手术就产生了抗拒心理,加上几年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空鼻症”话题,更是让不少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闻之却步。但也有人手术意愿很强烈,是因为误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当成是外鼻的整形手术。
做不做手术,首先要评估病情,有症状才要治疗。有些患者鼻中隔偏曲是属于骨性的,这种矫正是比较简单的,矫正手术效果很好;但有些患者是因鼻腔粘膜增生、增厚形成了凸起,除非极大影响了鼻腔功能,这类患者一般不将手术作为首选方案。因此,在术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检查诊断,判断位置和偏曲的原因再做决定。鼻中隔矫正手术不可能都做得绝对笔直,关键在于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症状是否得到改善。同时,如鼻腔、鼻窦有其他疾病存在,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