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仅三十年就被司马懿夺权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何不阻止曹芳几岁了

东汉

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乱世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与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天下,而又一家独大。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魏王。也是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改汉为魏,曹魏正式建立。只是仅仅三十年,到249年就出现了高平陵事变,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曹魏的皇帝步汉献帝后尘,成了傀儡。

风水轮流转,未免太快了一些。不过此时明明才30年,司马懿控制曹魏之时,曹氏宗亲和曹家文武群臣呢?要知道曹操有着25个儿子,还有着三国最豪华的文武群臣,为何没有人阻止司马懿呢?

曹操的25个儿子

在《

魏志

》中有记载,曹操共有25个儿子,但次序已经不可考证。下面看下这25人在高平陵政变时,都在做什么。

曹操的长子是

曹昂

,是刘夫人所生。因为曹操正室丁夫人没有子嗣,曹昂自小由丁夫人抚养。因此,曹昂是曹操的嫡长子,未来的接班人。只是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因为纳了张济

遗孀

邹夫人,张绣很是不高兴。曹操听闻后就想秘密除掉张绣,结果又被张绣知晓进行偷袭。曹操战败落荒而逃,曹昂将自己的战马给了曹操,自己却战死于宛城。

曹昂死后,丁夫人痛恨曹操害死了儿子,与他决裂回了娘家。后来丁夫人终究没有原谅曹操,两人算是彻底结束了,卞夫人也随之

成为曹操的正室。

卞夫人有四个儿子,也就是

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爵位,正式建立了曹魏,只可惜执政七年就去世了。曹彰是个

武艺过人的猛将,曾征讨乌桓降服

鲜卑轲比能,只是223年时就病逝了。曹植是卓尔不群的文学大家,谢灵运曾称赞他,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只是在曹魏时期他并没有得到重用还屡屡被打压限制,232年就忧郁而逝了。至于曹熊,更是早早就去世了,曹魏建立后曹丕就追赠过他。

在这五人之外,曹操还有二十个儿子。这二十人分别是

曹铄、

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

简单看下这二十人中过早去世的人。曹铄是曹昂的亲兄弟,早早就去世了;曹冲是有名的神童,有着曹冲称象的的典故,曹操非常喜欢他,可惜早早就去世了,否则很可能是曹魏继承人;还有

曹衮在235年去世,曹徽是在243年去世,曹玹、曹矩、曹上、曹勤、曹乘、曹整、

曹京、曹均、曹棘更是早早就去世了。

在高平陵之变时,只有曹据、曹宇、曹林、曹峻、曹干、曹彪、曹茂还在世。曹据到曹芳时还在世,司马师曾在废掉曹芳后想要立他为帝,可见没有多大势力。曹宇倒是深受魏明帝曹睿宠信,曹睿临终之时本想托孤于他辅政,但被刘放

孙资蒙蔽而选择了曹爽、司马懿,免去了曹宇的官职。其余几人虽然活着,但大多都没有什么权利,根本无力阻止司马懿。

从这来看的话,到高平陵之变时,曹操出众的儿子曹昂、曹彰、曹植、曹冲等人都去世了。至于其他人,在曹丕、曹睿时代对他们还是比较压制的,手中都没有兵权,以致于这些活着的曹氏宗亲空有封邑,但没有兵权,而且他们又大多没有过于出众的能力,又怎能反抗司马懿呢。

在这25个儿子之外,曹操还有1个养子和2个继子。这个养子就是

曹真

,是个人才,大破过羌胡,击败过东

吴孙盛,也击退过诸葛亮,不过在231年就去世了,没能活过司马懿。更可惜的是曹真虽然是英雄,他的儿子曹爽等人却都是狗熊,断送了曹魏的天下,自家也被夷灭了三族。

曹操还有两个继子,分别是

何晏、秦朗

。何晏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母亲尹夫人被曹操所纳,一同进入曹家,也是深受曹操的宠爱。由于何晏行事

无所顾忌,曹丕、曹睿都是不喜欢他,到曹爽掌权辅政后才算是受到重用,横行无忌,最终也因高平陵之变被司马懿诛灭了三族。

秦朗是是

秦宜禄

和杜氏的儿子,曹操纳杜氏后进入曹家,很受曹操喜爱。后来到曹睿时期,秦朗也是平步青云,曹睿病重时本想让曹宇、秦朗、

夏侯献

曹爽

曹肇

等人辅政的,但最后终究没用,除了曹爽都被罢免回家了。

当时曹睿如果真是选择了

曹宇、秦朗、

夏侯献

曹爽

曹肇等人辅政,或许就是另一种局面了。只有一个曹爽,能力太次,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的对手。

曹操旧部

曹操的儿子难以阻止司马懿,那么曹操的旧部呢?当初曹操的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阵容相当豪华,为何也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曹魏的江山。

实际上,到

249年高平陵政变之时,曹操的旧部几乎已经死绝了。

曹操麾下的武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八虎骑为主的曹氏宗亲,一派是五子良将为首的外姓武将。

八虎骑就是夏侯家和曹家的几个武将,掌有大权但命都不长。

夏侯惇

在曹操去世没多久就去世了,

夏侯渊

更是在定军山之战就被黄忠斩杀了,

曹仁

在223年的濡须口之战败给朱桓后郁郁而终,

曹纯

在赤壁之战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曹洪

是在232年去世的,

曹休

在228年的石亭之战中败给东吴后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夏侯尚

因被曹丕处死爱妾在226年抑郁而终,

曹真

在231年因病去世。其实这些人并非岁数都很大,就像曹休、曹真都是年轻一代,但却都没能活过司马懿。

再看下五子良将。

张辽

222年就因病去世了,

乐进

更是在218年就去世了,

徐晃

是在227年去世,

张郃

在231年因被司马懿所迫追击诸葛亮被乱箭射杀,

于禁

就更凄凉了,因被关羽所擒,221年返回曹魏后被曹丕羞辱而死。

在八虎骑和五子良将之外,还有

李典、许褚、满宠、臧霸、文聘

等人。李典应该在逍遥津之战后就去世了,许褚死于曹睿时期,满宠在

242年去世,

臧霸、

文聘后期记载不详,但243年从祀於曹操庙庭,可见已经去世了。

也就是说,到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时曹家旧将都已经不在了。至于这些人的后代,曹氏宗亲的二代大多都不成气候,夏侯霸算是出众的了,但事变之后也只能逃奔蜀汉了,因为曹爽掌权的时候大权主要掌握在他们几个兄弟手里。外氏将领的后人更是基本没有什么出众之人,大多都是承袭父亲爵位后变得

籍籍无名,

只有乐进的儿子乐綝

颇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但从他应该也是依附于司马家了,后来诸葛诞讨伐

司马昭时斩杀了他。

武将都不在了,曹操的文臣谋士团其实也已经几乎全都不在了。

郭嘉

早在

207年就去世了,

荀彧

在212年去世,

荀攸

在214年去世,此时连正式的三国时期都没到。还有

贾诩

是在223年去世的,他出道很早,死的时候已经七十七岁了;

程昱

是在220年去世,死的时候也已经八十岁了;还有

王朗

在228年去世,

钟繇

在230年去世,

华歆

在232年去世,

刘晔

在234年去世,

陈群

在237年年去世,还有桓阶、贾逵、

辛毗等人都已去世了。

到此时,曹家旧臣貌似只有一个

蒋济

了。蒋济是

曹操的心腹谋士,又历仕

曹丕

曹睿

,到

曹芳时期已经升迁为太尉。在高平陵之变时,蒋济写信给曹爽让他交出权力投降,

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最终曹爽交出了大权,司马懿也没放过他们。蒋济很是惭愧,也在同年去世了。

由此可见,到高平陵政变之时,曹家旧部基本都成了历史。

曹魏的大权被司马懿所夺,主要还是曹爽无能。曹爽手握大权,又有皇帝曹芳在手,还有

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可以确保不会缺粮,曹爽还是决定投降过富家翁的生活,也难怪桓范骂他们兄弟是蠢猪了。

另一方面,司马懿也不是自己。不要真以为司马懿只有几千死士就夺了曹魏的大权,他的背后有着满朝大臣的支持。太尉蒋济是站在司马懿这边的,写信劝说了曹爽。还有司空高柔是

支持

司马懿的

,高平陵之变时上奏请求免曹爽的大将军职务,占据了

曹爽的

大营;还有太仆王观,在

高平陵之变

时接管了曹爽兄弟

曹羲

的的军队;尚书陈泰、侍中

许允也在高平陵之变时劝说曹爽交权投降。也就是说,曹魏的三公九卿等元老以及朝臣基本都是站在司马懿这边的,他们一起推翻了曹爽。

大臣为何非要推翻曹爽?这是因为曹爽专权乱政,纵容亲信胡作非为,得罪了太多的大臣。众多大臣早已对曹爽集团不满,因此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众大臣不约而同地站在了他这一面。

曹操的儿子都已手中无权,旧将已成过去式,曹魏终究再也没人能阻拦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了。

肝纤维化是怎么回事如何用药

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胆囊炎发病机制及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