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校园
高新一中生物老师徐铠煜(右一)正在与固阳三中老师进行作业指南研讨
固阳三中的老师正在认真听“送教团队”的示范课
这里曾是走西口的圆梦之地;
是新中国首批布局的工业城市;
是正在建设中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
包头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当下他们依然默默坚守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为包头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
集智 科技帮扶促增收
“食用盐1斤,玉米79斤,豆粕20斤。不要磨碎,稍微破碎后拌匀,当精补料喂就行。”每次下乡讲课,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畜牧师柴局的这个饲料“配方”都会引来超高的人气。“不复杂,好操作”“咱回去都试试。”就这样,这个简单易行的饲草料配置方法,传遍了土右旗、固阳县、达茂旗等畜牧业集中的地区,以每吨饲料成本增加200元的投入,缩短了牛羊一半的出栏时间,为牧民们换来了翻番的收益。
柴局是2018年我市引进的畜牧业高层次人才,进入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后,除了日常工作外,下乡进行肉羊、肉牛养殖及育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也是他重要的任务。“目前的品种改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基层应用的很少,原因就是这种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去操作,单个牧户做不了,我们下去的多,品种改良就进行的快。”柴局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柴局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目前已在达茂旗北部五个牧区苏木(镇)利用同期发情改良技术推广短尾羊肉羊品种改良5000多只,并示范带动项目区周边完成肉羊改良1万余只,其他旗县区也同步正在推广应用此项技术。这项技术使产羔率从103%提高到140%,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农牧民的收益。
除了养殖业,在蔬菜种植方面,我市也通过成立蔬菜育种团队、派驻专家下沉基层指导等方式,帮助种植户和合作社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蔬菜研究室技术人员刘燕介绍说,每年4至9月,她和同事们不是在乡下,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因为新品种的推广和一些新病害的出现,都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在定植、病虫害防治、上果等关键节点上去做指导。”刘燕说,推广“减药减肥”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生物农药也是她们下乡的重要任务,随着推广的深入和农民观念的改变,这些技术目前在基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东河区沙尔沁镇南海子村村民杨锁小就是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受益者。“技术员来我家,不仅给我带来了好种子,还手把手教我怎么上肥,怎么防病害,今年我家的番茄产量比以前增加了10%。” 杨锁小笑呵呵地说。
赋能 送教下乡启智慧
从春到秋,高新一中的“送教下乡”团队每周都会固定往返与固阳二中和固阳三中之间。走过春的苍凉、夏的炽热、秋的金黄,他们把“善学好学”的种子播种进了乡村孩子们的心间。
“我们可爱上高新一中刘伟老师的物理课了。条理清晰、风趣幽默,课堂氛围特别好。”
“‘高新一中’整个送教团队特别认真和用心,让我们老师们也受益匪浅,尤其在听课、讲课、评课、讲座、结对共建各环节中都收获特别多。”
“‘送教下乡’对乡镇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帮助很大。因为这个团队本身就很敬业,所以潜移默化中就强化了我们的师风师德建设。”
固阳二中和三中的学生、老师、校领导都对这支“送教团队”竖起了大拇指。高新一中“送教团队”带头人、高新一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刘淑琴介绍说,为了破除地域因素对“送教”质量的影响,他们在保证按需实地“送教下乡”外,还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指导,并通过学科老师“结对共建”继续开展主题教研,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这样将优质课堂、先进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操作手段一并送达的送教形式,受到了学生和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而这样的“送教”对“送教团队”的团员们也产生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每个送教的过程,自己都会成长。”团队成员之一、高新一中地理老师高松波每次下乡都会兼职“司机”,虽然有点辛苦,但他感受到最多的还是收获。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专家型”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市教育局组建“专家服务基层”团队,结合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工作,通过深入农牧区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讲课、听课、研讨等活动,进行教学管理、教研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全面带动和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农牧旗县区义务教育学校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暖心 精准送医解民忧
沿着市区一路向西南行进,走过哈林格尔镇寂静的田野,走过繁华的工业园区,位于道路边上的一所医院“巍然矗立”,虽然不大,但却守护着一镇一园区群众的安全。
这条路也是包头市第四医院所有“送医下乡”团队成员每天必走的路。从9月初开始,包头市第四医院整形外科医生王长林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送医下乡”工作。他每天都要从市区经过1小时车程来到位于九原区哈林格尔镇的九原区第二人民医院坐诊、查房、讲课。
“现在农民们都忙着秋收,顾不上看病,等秋收完了就会迎来一个就医小高峰。但每天也有一些工业园区的工人因为外伤需要紧急处理。”王长林说。
“对于医学来说,有时理念比技术更重要,市区医院医生的到来,为我们的病人带来了更好的诊疗服务。”九原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范慧渊说。
同样,在基层卫生机构的经历,也会对这些“下来”的医生产生影响。“因为基层院的分科没那么细,所以这里的医生都会相互帮忙,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学习爱钻研的氛围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王长林说。
但“送医下乡”最重要的,还是让村民们就近就便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51岁的哈林格尔镇村民赵振平因为膝盖疼痛来院就诊,就遇到了王长林。“呀,在这儿还能看上市里的大夫,真是大好事哇。”而以后,来看病的村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大好事。
精准选派能力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专家人才,让优质服务在田间地头、学校医院、生产第一线汇聚,“沉下去”的专家人才,换来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
坚持需求导向,今年我市积极谋划部署专家服务基层工作。通过面向9个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基层单位征集专家服务需求情况,共收集基层单位提出需解决问题303条。根据这些需求,我市下发了《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初步任务分解表》,28家市直部门单位和2家高等院校结合各自职能主动认领基层需求,实现了服务有认领,责任有主体,任务有落实。
截至目前,我市已选派科技、卫生、教育、农牧、金融等领域专家511批次965人次,重点围绕298项需求项目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着力帮助基层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基层人才、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包头日报
文/图 记者 张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