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韩国“外衣”的整形美容机构 资质难判定
3月19日,国家卫计委主管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有5.6万人。与赴韩整形人数飙升相对应地是赴韩整形中介机构在国内也越来越多。
赴韩整形中介机构鱼龙混杂
消费者语言不通难辨别
光明网记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韩国整形”等关键字,得到了约2900万条结果,其中很多都是提供赴韩整形服务机构的网站或论坛,这些网站多在搜索引擎的前几页位置,浏览后发现,都承诺可联系韩国整形医院、预约韩国专家。但当记者问及如果手术失败出现纠纷,责任该谁承担时,大多数中介机构都闪烁其词。
对于整形机构机构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位置靠前,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网站都是专业的操作手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推广到置顶的位置,“如今‘韩国,整形’之类的广告关键词价格已经被炒到和房地产、卖车等关键词一样的高价了。”
“一些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韩国整形医院和整形医生都是中介机构、托儿与整形医院合力炒作的杰作。”曾在韩国做过整形中介的一位知情人士说,“在赴韩整形的产业链中,中介机构是一个关键环节,但多数中介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存在大量黑中介,对这些中介的监管,目前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
对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因为语言不通,到了国外也无法考证国外整形医院的资质、医生的执业资格、水平等,也只能听中介单方面的介绍。若通过非法中介机构联系医院进行手术,一旦出现手术纠纷,韩国中央大学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科长崔永俊教授告诉光明网记者,中国消费者则很难维权。
那么如何识别整形医生和医院的水平优劣就成为众多中国赴韩整形消费者面前的一道屏障。对此,上海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科教授孙宝山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对提供赴韩整形服务的中介机构尚无明确规范条例,行业内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消费者在选择这些中介机构时即使擦亮眼睛也很难辨别。
外籍医生的资质是真是假
全凭医疗机构一张嘴
如今,除中国人赴韩国整形外,韩国医生来中国“走穴”的也非常多。在一些民营医院和整形机构经常会以韩国医生为“卖点”捞金,包装所谓的“国际知名权威整形专家”、“韩国第一人”等,一些医疗机构甚至宣称自己拥有韩国排名前十的整形专家。对此,整形界资深专家、韩国中央大学医院崔永俊教授告诉光明网记者, 在韩国,并没有这种排名的相关证明。
在宣称有“韩国专家”的北京王府井医院的官网上,记者看到,这些“韩国专家”出现在网站最显眼的位置。瑞丽斯医疗美容诊所的官网上,也有多位韩国医生。当记者问起是否听说过这些专家的名字时,崔教授含蓄地表示,也许因为自己和这些医生不在同一个科,所以是初次听说这些医生的名字。
有调查显示,所谓的“韩国医生”手术价格比中国医生高30%~60%;有的甚至需要在手术费之外多交一些韩国专家“点名费”。但为何国内求美者仍然对披着“韩国”外衣的整形机构趋之若鹜?有业内人士表示,韩国整形历史比中国早,为了吸引更多的求美者,同时也是利益在“作祟”,所以整形美容机构更喜欢披上“韩国”外衣。
《新京报》曾报道过北京丽都整形美容医院、伊美尔医疗美容医院、北京贵美汇美容整形医院、北京雅靓整形美容医院的韩国医生无在京行医资质,日前,光明网记者发现这些医疗机构的官网上已无韩国医生的相关资料。有患者不禁担忧:“看医生的头衔眼花缭乱,资质是真是假如何考证?”
根据我国《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注册时需提交申请书、学位证书、外国行医执照或行医权证明、健康证明以及邀请或聘用单位证明及协议书或承担有关民事责任的声明书。此外,在北京还要通过专业考试方能注册。
虽然外籍医师来华行医需要注册,但上海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心秘书长孙宝山曾表示,中国对于外籍医生的准入比较宽松。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无法对这种医学执照进行审核,所以,很容易被钻空子。特别是在医学整形领域,因情况复杂,更是“重灾区”。
目前也并没有一个可供市民查询外籍医生职业信息的平台。记者在北京市卫计委网站上查到最“新”的外籍整形外科专业医师名单是2013年11月4日公布的。
“水平高的韩国医生是不会来中国的,他们在本国的手术都做不过来。”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柳大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顶尖韩国医生来中国走穴,没有在韩国挣得多。而来中国走穴“捞金”的韩国医生,多数是在韩国生存状况不太好的三流医生。
此说法也得到了韩国资深整形专家的印证,崔永俊教授向光明网记者表示,在韩国比较有名且水准较高的医生在当地的手术安排也非常紧。
还是希望各位求美者们在选择机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规避人为的风险,最后,也希望各位求美者能够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