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两个最信佛的帝王推行佛教达到顶峰的同时却国破家亡鼻子注射隆鼻取名

#暑期创作大赛#

后秦皇帝姚兴初见鸠摩罗什,这不世出的高僧大德,隆鼻高准,英俊不凡,舌绽莲花,一席话下来,如沐春风,如逢甘霖,天地万物,人间纷杂,一切的矛盾种种,一切的烦恼颠倒,仿佛就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了,世间种种,红尘纷纷,在这一刻拨得云开见月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姚兴一字字朗读品味着鸠摩罗什的这篇《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200多年后玄奘稍有修改取名《心经》),字字珠玑,直抵内心,他心潮澎湃,仿佛有宏大的声音在召唤吸引鼓荡着他。这一刻起,他对佛法进入真正的深信迷恋境地。

相见恨晚!自己早有耳闻这高僧有大智慧、大神通,被那苻坚属下大将、在凉州割据的吕光软禁十六七年,依然心清如水,心静亦如水,恬然自若,专注于佛法修行,这是何等的心性、何等的觉悟智慧啊!姚兴此后长时间每日和这自幼便是神童,父亲是印度宰相之子母亲是龟兹公主,天赋异禀、学识惊人的高僧促膝相谈,自觉受益良多,总有醍醐灌顶之感。

姚兴自此对鸠摩罗什以国师礼待,鸠摩罗什见关中一带通行的佛经翻译错谬百出,便下决心重新翻译。为此姚兴专门在长安开辟规模宏大的逍遥园作为译场,挑选名僧僧睿、僧肇等800多人协助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作为一国皇帝的姚兴不但为鸠摩罗什译经提供各种方便,还倾注大量精力,亲自过问译经细节,甚至直接参与翻译。他虽然是羌人,却对汉文化极度喜爱,汉文功底扎实,每当鸠摩罗什将梵文经本译成汉文后,姚兴饶有兴味地对照汉文原书,综合理义,进行考校,对其中词句进行琢磨,达到明白晓畅朗朗上口。《广弘明集》中保留有姚兴同罗什等人探研经义的一些段落。经罗什之手,前后译经共有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

鸠摩罗什可谓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横跨大乘小乘,因此被后世尊奉为“三藏法师”,其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不但有利于佛教的传播,而且奠定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基础。特别是他翻译的《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千百年来一直是经典经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佛门中人,汉传佛教中的各大宗派,其教义大多来源脱胎于其译著,因此,鸠摩罗什也被誉为“八宗之祖”,可谓真正达到了传教的目的。

而这一切,与姚兴的大力推崇助力密不可分。鸠摩罗什雅好大乘佛经,志在传播佛经,特地为姚兴著作了《实相论》两卷。罗什的著作,出口成章,一次即成,无须删改,文辞优美,内容深刻。姚兴阅读之后奉若神明,专门请鸠摩罗什登坛讲经,姚兴亲自率领朝臣和僧侣千余人肃容静听,台上鸠摩罗什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台下,姚兴一众无限敬仰崇拜悉心倾听。

姚兴有一次读到《金刚经》中“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深有感触,拉着鸠摩罗什单独晤谈,提出疑惑,鸠摩罗什从容解答,姚兴听得频频点头。

谈兴正浓时,鸠摩罗什忽然正色道:“伟大的皇帝,我有一个请求。”

姚兴看着这年近60却丰神俊朗的高僧道:“大师,你怎么这么客气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这大秦国土,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鸠摩罗什道:“我这几天一直梦见有两个小孩站在我肩膀上,致使我产生了情欲的无限魔障,以致影响了我修行,每日为此而烦恼,不得不请求您,能否安排女人陪伴我。”

姚兴哈哈大笑道:“大师聪明超悟,海内无双,怎能无后呢?”

于是立即安排了个青春貌美的宫女给鸠摩罗什,说也奇怪,鸠摩罗什与之同房后果然生了两个小子。于是姚兴就又送了10个美女给大师。

如果从宇宙的视角观察姚兴遇见鸠摩罗什的这一年,恰是他为传播佛学作出极大贡献的一年,可是从事业方面来说,却也是姚兴从此由盛转衰的一年。

这一年姚兴39岁,正当年富力强血气方刚之时。这一年之前,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文治武功,屡建丰碑。第一次统率军队指挥战斗就击败苻登大军,用极小的代价给敌人以重创,顺利地完成了救援计划,从此赢得父王的信任。初登大宝指挥废桥决战大获全胜,极大地提高了姚兴的威望,巩固了他的地位。回师长安后,稳扎稳打,经过多年努力,向西攻占洛阳,向西统一关陇,越过黄河继续西进,先后消灭后凉,逼降南凉、北凉和西凉,向南夺取东晋部分领地,疆域“南至汉川,东逾汝颍,西控西河,北守上郡”(《读史方舆纪要》),成为十六国后期国力仅次于后燕的强盛王朝。

在以霹雳手段东进西突、南征北战的同时,姚兴不断巩固内部政权,有效处理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选拔和使用有才华的人才治理国家。澄清吏治,采取严厉措施打击贪官污吏。本人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从不用金银装饰的车马器物。在姚兴的带动之下,后秦上下崇尚节俭,达官贵人也不敢肆意奢侈浪费。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云集长安,为保存和发扬汉族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可自从这一年遇到鸠摩罗什开始,姚兴心性大变,由关注外部世界转为关注内心,由积极进取而趋消极保守,似乎忘记了自己身为帝王的身份,也许觉得以前种种是毫无意义的,对于杀伐征战兴趣锐减,对于出现的矛盾问题不是积极主动解决,而是消极以待,导致后秦疆域领土不断缩小,累积的风险危机矛盾越来越多。

一日姚兴收到东晋大将军刘裕来信,索要南乡等郡,刘裕聪颖过人,手腕多端,善于逢场作戏,频频以小利示好,赢得姚兴信任有加。姚兴大方地要将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16郡割让给对方,群臣极力劝阻,姚兴勃然大怒道:“天下善恶,彼此从同。那刘裕明显是个至善之人,从底层贫苦百姓一步步起来,忠心耿耿匡扶晋室于危难之中,乃是当世英雄豪杰,我何必在惜这数郡土地呢?!”终将土地送给了对方,这一举措极大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由此埋下身后国土被刘裕所灭的祸患。

西边,后秦消灭南凉、占据姑臧以后,由于水土不服,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暂时遇到一定的困难,其实刺史王尚到任五年,轻身率下,躬俭节用,努力发展生产,统治正在日趋巩固,但姚兴武断地认为不如收缩战线退出。其时恰好南凉豪强秃发傉檀献上三千匹战马和三万头羊只讨好姚兴,姚兴遂认为在诸凉的国主中,唯有秃发傉檀最忠于自己,于是下令将王尚调回长安,改任秃发傉檀为凉州刺史。消息传到姑臧,许多凉州人表示反对。将河西五郡拱手送人,不但要给凉州百姓带来直接的损害,而且对后秦本土也潜伏着巨大的危险。随着姑臧的丧失,后秦的势力逐渐退出河西。

北方,秦魏战后,姚兴为对付北魏,改任赫连勃勃镇朔方,并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拨他管辖,结果养虎为患,赫连勃勃趁机不断养精蓄锐实力大增,叛秦自立,河曲之战大败后秦,岭北地区原附属于姚兴的部落和割据政权,纷纷转依赫连勃勃,之后赫连勃勃更得寸进尺、频频袭扰,蚕食了后秦大量人口和土地。

一再的战争失利,导致后秦国力大减,为了弥补国用不足,一向信佛的姚兴也不得不增加在关津渡口的商税,甚至对盐竹山木,也巧立名目扩大税收。姚兴的这些措施,并没有帮助他摆脱困境。增加税目,极大地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姚兴饮鸩解渴、杀鸡取卵,为自己酿成了新的苦酒。

最要命的还是姚兴晚年在立太子一事上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导致嫡子姚泓和另一子姚弼争权夺利,几乎是李建成李世民故事的翻版,只不过这次是后秦版的“李建成”赢得了继位权,而那战功卓著的“李世民”成为失败一方。其间姚兴几次得知姚弼谋反,证据确凿,却也不忍下手,这也许也是佛性慈悲的体现吧。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耗尽了后秦最后一点国力,姚兴身故不久,后秦就为刘裕所灭。姚兴对刘裕、赫连勃勃等的一味包容退让,反而成就了对方的辉煌。

时间一刻不停的流转,将年轮悄然挑拨到姚兴初见鸠摩罗什的142年之后,这是公元547年的一个清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一个年约60许、面目慈善庄严的中年人脸上,此刻他正跨过建康城同泰寺的大门,走了出来,身边簇拥着一群身穿袈裟的僧人,而大门外是一帮文武大臣。

“皇上出来了!”大臣们窃窃私语,有的脸上露出嘲讽滑稽的表情。为首的大臣迎上前去。

原来,这是大梁的梁武帝萧衍第四次舍身出家,按照金钱还俗的奇特交易规则,这次群臣们花了一亿钱将之赎身还俗。此前三次,第一次已是20年前,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这一次,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群臣出资一亿钱将其赎回。

63岁的萧衍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皇帝,他的此前人生充满了传奇。崛起于南齐危难之中,凭借谋略胆识上位为帝王,统治以来留心政务,一扫宋齐以来弊政。内部勤修政务,使得政通人和,军事上数次发动北伐,巩固维持了与北方的西魏、东魏三足鼎立的态势。萧衍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一生著述上千卷,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名作。在其倡导下,南梁的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萧衍对儒道佛皆有深入研究,但显然对佛教更加倾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在他这一代,南朝佛教的繁荣达到了最顶峰。但唐代李德裕对此不以为然,他在《梁武论》说:世人疑梁武建佛刹三百余所,而国破家亡,残祸甚酷,以为释氏之力,不能拯其颠危。余以为不然也。……而梁武所建佛刹,未尝自损一毫,或出自有司,或厚敛氓俗。竭经国之费,破生人之产,劳役不止,杼柚其空,闰位偏方,不堪其弊,以此徼福,不其悖哉!此梁武所以不免也。

萧衍援引《楞伽经》《涅槃经》等经典“食肉者断大慈种”之说,主张全面素食。从此,汉传佛教寺庙形成吃素的传统。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

萧衍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涅槃、“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萧衍,你,你这个小人!”一个少年张牙舞爪、面目狰狞,满面是血地扑向自己。萧衍啊的一声从床上坐起。最近20年他经常梦见这一情景,每每从梦中惊醒。原来40多年前他拥戴南康王萧宝融举事后即位为帝,实际权柄掌握在自己手中。刚刚过去一年,就逼迫对方禅位给自己,之后不久斩草除根,于四月初十派遣亲信郑伯禽到姑孰,把生金子给萧宝融,让他吞下去,萧宝融说:“我死不须用金子,有醇酒就足够。”于是,就给他饮酒,喝得烂醉,郑伯禽上前将其杀死,时年仅十五岁。

萧衍起床走到室外,还是深夜一片漆黑,唯有满天星斗垂于星际。自己当初干的缺德事总是萦绕在心里,越到晚年这情景越加清晰,不断反复地折磨着自己。他不断念诵着佛经,好久才平复心境。

也许年岁渐长,萧衍的功利心逐渐消失,更加醉心于佛学,对政务对征战失却了兴致。

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插入,凭空打乱了他的慢节奏,也扰乱了他平静恬淡的内心。这一天凌晨萧衍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扫平中原,成了可以比肩秦皇汉武的人物。临朝后,手下忽报东魏大将侯景有意归降,献上河南13州。萧衍大喜过望,不顾群臣反对,立即接纳了侯景。谁想这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用心险恶的野心家。此后,就上演了一出经典的农夫和蛇、引狼入室的故事,侯景假托清君侧,带领几千人杀入金陵,将梁武帝活活饿死在台城。

唐代韩愈《论佛骨表》评论此事: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宋代程颐《道山清话》也道:梁武帝英伟之姿,化家为国,史称其生知淳孝,笃学勤政,诚有之。终其身无他过,止缘好佛一事,家破国亡,身自馁死,子孙皆为侯景杀戮俱尽。可不深戒!

侯景进入建康,将高门大户士族子弟尽情屠杀,还有许多士族饿死, 陈寅恪指出:“梁末之乱,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比较讽刺的是,与士族落魄悲惨相应的则是奴婢的扬眉吐气,侯景攻入台城后,下令解放被梁朝作为奴婢的北方人,又任用了许多高门大户家的奴婢为官,使他们纷纷投奔侯景,“人人感恩,为之致死”。侯景的队伍之所以能从入梁时的800人到起兵时的8000人,最后到围攻台城时的十万人,很大程度上是有大量的奴婢和农民加入,所以有学者称之为“梁末解放运动”。

中国南北朝一南一北两位帝王均崇信佛教,推动中国佛教事业达到了高峰,且深刻影响了后世,而他们相应的身世变迁,作为统治者如何处理强调出世觉悟的佛教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佛教对人心人性人生的影响,成了人们玩味不尽的话题。

宋代苏辙论及两人时说:秦姚兴区区一隅,招延缁素,译经谈妙,至者凡数千人,而姚氏之亡,曾不旋踵。梁武继之,江南佛事,前世所未尝见,至舍身为奴隶,郊庙之祭,不荐毛血,父子皆陷于侯景,而皆陷于侯景,而国随以亡。议者观秦、梁之败,则以佛法为不足赖矣。”

正所谓:戒舍工夫老未员,百双鸡子送残年。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隆鼻后假体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吗

艾斯美乳房假体费用多少

鼻修复用雨沙假体

男士隆鼻用雨沙